MARGO STORY
  • HOME
  • ABOUT
  • 珍人.珍事
  • 珍.感覺
  • 世界.珍大
  • LIKE US
  • 集團成員
    • Margo Clinic
    • Le Beauté by Margo
    • Dr Lifting醫學美肌提升中心
    • Food Medic Hong Kong

童挽玩 讓多元背景的孩童挽手同玩

4/20/2019

評論

 
圖片
Andrew成立「童挽玩」,銳意打造共融社區。
錢永瑞(Andrew)一向從事IT行業,工作似乎跟兒童音樂劇風馬牛不相及,但原來他多次籌辦以社區共融為目標的兒童藝術課程,更讓參加者於課程完結後有機會參與音樂劇演出。
 
這一切源於2015年,Andrew偶然得到一個室內兒童遊樂場的贊助,他隨即想到可以讓家住深水埗的基層小朋友以及來自中產家庭的孩子共聚於該遊樂場玩樂,「初時兩班小伙子各有各玩,但一小時過後,兩班小朋友變成一班小朋友,無分彼此一同遊玩,我很喜歡見到這種共融,所以就開始籌辦『童挽玩』活動。」

二次創作音樂劇劇本

顧名思義,「童挽玩」是讓不同背景的孩子有機會挽手同玩。2016年初,Andrew開辦首個「童挽玩」戲劇及音樂課程,讓基層及中產小朋友一同參與。在當中的戲劇課程,小朋友聽過主持人講故事後,需要合力二次創作一個故事,作為音樂劇的劇本;而音樂課程並非教授鋼琴、小提琴,「因為中產小朋友對這些古典樂器見怪不怪,而基層小朋友於課程過後又可能無以為繼,所以他們會以飲品樽、飲管等自製樂器,皆因這些樂器對於兩班小朋友都是新鮮事,但又伸手可及。」
圖片
小朋友聽過故事後,要發揮創意,合力創作一個新故事。
圖片
小朋友在導師帶領下,以簡單材料自製樂器。
經過四個月課程之後,Andrew更為他們爭取於書展演出音樂劇。「童挽玩」的音樂劇雖是慈善活動,但製作卻十分認真,不但請來著名電影導演擔任創意總監,更有專業音樂人創作歌曲,而Andrew在演出的時候,亦深深感受到小朋友的喜悅,「最難忘是其中一個9歲的小朋友跟我說,他9年來都未離開過深水埗,那次是首次踏足區外,令我覺得很匪夷所思。我希望『童挽玩』可以讓基層小朋友知道,自己其實跟別人一樣有才華,『佢得我都得』,同樣有出路,而又可以讓中產的小朋友明白到幸福非必然。」
圖片
課程完結後,Andrew為學生爭取到於書展演出音樂劇的機會。

自掏荷包 出錢出力

「童挽玩」的口號是「一個家庭pay,兩個家庭play」,原來舉辦的活動主要是由中產家庭支付費用,讓基層小朋友免費參與,但課程、音樂劇製作認真,所以仍然入不敷支,Andrew難免要自掏荷包,為何他要在工餘時間這樣出錢出力?「這是社會責任,我從社會有所得著,應當回饋出去。加上在2016年,我見到北京清理低端人口,而香港堅尼系數比北京更高,所以我覺得要為有需要的人做點事。」
 
於其中一次活動,參與的孩子需要繪畫四格漫畫,當中一個小三男生竟然畫了大個子打人殺人,Andrew好奇一問,發現這男生在學校被欺凌,所以希望自己可以變「大隻」去打人,不再被欺負。Andrew不諱言聽罷立即「毛管棟」,他希望將來有一日可以舉辦畫展,展出這些孩子的畫作,讓社會知道基層兒童正在面對的問題,引起大眾的關注。
 
他更發現部份基層小朋友富有藝術天份,可惜礙於經濟問題,其父母未必負擔得起讓他們繼續發展這方面的天份,所以「童挽玩」於今年9月將會加長課程,開辦一年制的課程,讓小朋友更多時間學習及相處,而完成課程後亦繼續會有音樂劇演出。
 
Andrew眼見一眾不同背景的孩子於相聚短時間後,已經可以挽手同玩,很容易達至共融,無分彼此,但兩班家長卻仍然分開各自各傾談,Andrew對此感到很可惜,「家長教育很重要,我希望將來可以舉辦一些家庭配對活動,例如相約兩家人出來飲茶,讓他們輕鬆傾談交流,達至真正共融。」

了解更多 「童挽玩」
https://www.facebook.com/holdhandplay/
評論

    Margo Story

    屬於妳的內在魅力

     

    全部
    珍人‧珍事

    RSS 訂閱

MARGO STORY

HOME     ABOUT     珍人.珍事     珍.感覺     世界.珍大

版權聲明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HOME
  • ABOUT
  • 珍人.珍事
  • 珍.感覺
  • 世界.珍大
  • LIKE US
  • 集團成員
    • Margo Clinic
    • Le Beauté by Margo
    • Dr Lifting醫學美肌提升中心
    • Food Medic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