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旗袍,不少人會想起《花樣年華》或《色戒》等女主角的經典裝扮,這種能展現東方女性美的服裝彷彿只活在電影世界,但90後少女翁婷婷(Ding)卻銳意把它拉回現實生活,於2017年創立「嫣裳記」旗袍店,提供旗袍租賃及訂造服務。 原來Ding開店前從未穿過旗袍,但看到電影裡的張曼玉、湯唯的旗袍打扮漂亮非常,總覺得這種服裝有股秘密的吸引力。Ding後來於2017年跟朋友到京都旅遊,初次租著和服四處拍照留念,「女孩子都喜愛『扮靚』,穿上和服感覺很美,我們玩得很開心,我當時忽發奇想:旗袍也很漂亮,但為何香港沒有旗袍租賃這門生意?就在那刻便有了創業的念頭。」 當時Ding在咖啡店擔任咖啡師兼Shop Manager,從工作中得到不少營運店舖的經驗及知識,所以更有信心自立門戶。但一開始卻不被看好,於家中只得到爸爸的支持,媽媽哥哥總覺得這門生意太冷門,「他們覺得香港應該不會有人想穿上旗袍逛街,因為香港不似日本有這麼多神社、古寺,但我那時卻貪玩的一意孤行,決意要開店。」 光圈漫遊老香港 「嫣裳記」選址於中環,雖然該舖租金昂貴,但Ding很快便決定租了下來,「因為這裡鄰近孫中山紀念館、大館、樓梯街,上環又有太平山街、古廟,附近的大街小巷極具老香港風味,相當適合穿著旗袍拍照,很容易拍出昔日情懷。」 Ding表示雖然很多人欣賞旗袍的古典美,但仍有不少人會覺得似知客制服或拜年服裝,但Ding以往修讀時裝設計,熟知只要在傳統款式上略為改善,便可以令旗袍更富現代感,較易被人接受,「例如傳統上比較流行短袖及長袖,但我家的旗袍多為背心或連袖,感覺會modern一點。」 Ding會親自飛到日本購買布匹,再到上海找裁縫訂製旗袍,Ding之後會請模特兒試穿製成品,再即場跟裁縫商量如何調整細節,以達到最佳效果。因為裁縫手工費高昂,所以每件旗袍都價值不菲,但Ding堅持不會將貨就價,「日本布料品質始終較本地布料好,既不易甩色、起毛粒,又有很多款式供選擇,所以貴得物有所值,而且縫製旗袍極花心思,如果隨便起用廉價布料,我覺得會很對不起師傅的手工、心血。」 旗袍作嫁衣裳 Ding的客人包括來自日、韓、台的遊客,但佔最多的還是本地人,這也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有些客人租旗袍純粹想跟閨密拍攝一輯靚相留念,有部份則是為了在婚宴或bridal shower穿著。可能有些年輕人覺得傳統裙褂比較厚重累贅,想穿得輕便些,加上訂造旗袍的價錢跟裙褂的租金相若,之後還可留下旗袍再穿,所以有不少客人會選擇訂造紅色旗袍作為嫁衣。」 放開懷抱接受新事物 旗袍看似「好蝦人著」,若非擁有模特兒身型,都可以駕馭得來嗎?Ding笑言其實這只是一個心理關口,她說只要別寒背,絕大部份女生都可以穿得很好看,「我的店名『嫣裳記』有嫣然一笑的意思,希望客人可以笑得開懷,不少客人未試過穿旗袍,都會很緊張,亦不肯嘗試自己未穿過的花紋、圖案,其實她們可以放開一點,開開心心嘗試接受新事物。」但Ding都有一些挑選旗袍的小貼士與讀者分享:外型可愛甜美的女生會適合小碎花圖案;健康膚色的穿起顏色鮮豔的旗袍會比較漂亮,膚色白晳的則可選擇任何顏色;身型比較圓潤,可選深色及挺身布料,因為會較為顯瘦;至於手臂比較粗壯的女士,可選背心款式,因為視覺上會拉長手臂,看起來反而會瘦一點。 旗袍店鄰近蘇豪區,於萬聖節會不會特別多人租旗袍扮鬼扮馬一番?但原來Ding這兩年來萬聖節都不做生意,「一來怕客人把旗袍弄髒,二來我想將旗袍由知客制服、拜年裝演變成潮流時裝,所以不想讓旗袍再次落得cosplay的角色。」 「嫣裳記」曾獲香港旅遊發展局選為特色店舖推介給遊客,但Ding謙稱不能說自己要肩負推廣旗袍文化這麼偉大,「我只想盡力繼續造多些漂亮的旗袍,令更多客人可以穿旗袍影多些靚相,發佈到社交網絡平台,從而吸引更多人留意這種服裝。亦希望將來有一天,我可以推出自家的時裝,將旗袍設計融入日常服裝當中,令人更容易接受旗袍這種舊有文化。」
嫣裳記 Yan Shang Kee https://www.facebook.com/Yanshangkee/ |